(资料图片)
现代快报讯(记者刘伟娟)32万块电板,1小时发电量172万度!6月12日,“高质量发展调研行”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盐城,现代快报记者来到条子泥景区里的“风光渔”互补产业基地,了解到这些喜人的数据。作为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区,这里上有风力发电、中有光伏利用、下有水面养殖,实现了滩涂资源高效利用效益最大化。
△“风光渔”互补产业基地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
在“风光渔”互补产业基地,1.5兆瓦的风机转动着大叶子。现场工作人员沈丹丹介绍,它的塔架高65米,风轮直径74米,整个塔身超过100米。“它们在风速3—20米/秒时转动,每分钟约12圈,每圈约2度电。每分钟25度电,一小时可以发电1500度。”这样一架风车轻轻地转上几圈,就够一个普通家庭一天的用电量。
风车下面是一排排光伏电板。中国节能东台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站长杨敏告诉记者,中节能风光互补区有电池板约32万块,每块含20块子板。子板270W,每小时发电0.27度,整个区域每小时发电172万度左右。
杨敏介绍,作为全国首座“渔、光”互补光伏电站,公司自成立运营以来一直遵循节能环保理念,创新生产经营模式,把光电、养殖两个产业巧妙组合,形成了上有光伏发电、下有水产养殖的产业景观。在此创新性的模式之下,一方面,海边的清洁环境和强烈的日照为光伏发电提供了优越环境,提高了发电量,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低碳减排,减少了多种有害气体和废气的排放;另一方面,沿海大面积的滩涂也得到了利用,充分发展近海养殖业,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。
光伏电板下面的水面养殖首期面积4000亩,主要养殖鲻鱼、白虾、梭子蟹等,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农民致富。
“风光渔”互补产业基地是按照集约集聚的开发理念形成的上有风力发电、中有光伏利用、下有水面养殖的立体开发科技园区。总占地面积约2600亩,是国内最大的“风光渔”一体化电站,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滩涂风光电产业基地。其综合利用的模式为全国首创,将三个不同的产业集合到一个空间,实现滩涂资源高效利用、效益最大化。目前已有神华、中节能、华电、国机集团等一批央企投资项目落户。
东台沿海经济区党工委书记、管委会主任吕洪涛介绍,目前,养殖产业中,鱼的产量偏低,他们在品种、水深、水温、光照量等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,力争增加产量,带动农民共同致富。
(校对 张静超)